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检查设备完整性:在安装列管换热器之前,要仔细检查设备的外观。查看列管换热器的壳体、管板、管束等部件是否有损坏,如壳体是否有裂缝、管板是否平整、管束的管子是否有弯曲或破损等情况。对于轻微的损伤可以进行修复,严重的损坏可能需要更换部件。同时,核对设备的型号、规格是否与设计要求相符,检查设备的铭牌参数,包括换热面积、设计压力、设计温度、介质等信息。
清理工作:对列管换热器进行清洁是很重要的。因为设备在制造、运输或储存过程中可能会有杂物进入,如铁锈、灰尘、焊渣等。这些杂质会影响换热器的性能,可能堵塞管道或降低换热效率。可以使用压缩空气、清水或专用的清洗剂对换热器进行清洗。对于管束内部,可以采用化学清洗或机械清洗的方法,确保管束内表面清洁光滑。
基础检查和准备:列管换热器通常需要安装在坚固的基础上。检查基础的平整度,水平度偏差一般不应超过 ±5mm。基础的承载能力要满足换热器的重量以及运行时可能产生的附加载荷,如流体的重量和压力等。同时,基础表面要进行防腐处理,以防止基础被腐蚀损坏。
安装位置与空间要求
安装位置选择:列管换热器的安装位置应考虑操作和维护的便利性。一般应安装在便于管道连接、易于接近进行检修和清洗的地方。同时,要考虑周围的环境因素,避免安装在有强烈振动源(如大型压缩机、破碎机等)的附近,以免影响换热器的使用寿命和性能。如果是在室外安装,要考虑防雨、防晒等措施,避免换热器因长期暴露在恶劣环境中而损坏。
空间预留:在换热器周围要预留足够的空间。一般情况下,换热器的两端和侧面应预留至少 1 - 1.5 米的空间,用于安装和拆卸管束、检查管板以及进行维修操作。同时,要考虑到连接管道、阀门、仪表等附属设备的安装空间,确保管道布置合理,有足够的空间进行保温、防腐等操作。
设备安装细节
水平度和垂直度要求:安装后的列管换热器应保证良好的水平度和垂直度。水平度偏差一般不应超过 ±3mm,垂直度偏差不超过换热器高度的 1/1000。可以使用水平仪和经纬仪等工具来检查和调整。正确的水平和垂直安装对于保证流体均匀分布、避免管束局部受力过大以及防止泄漏等问题非常重要。
固定方式:列管换热器通常采用地脚螺栓固定在基础上。地脚螺栓的规格和数量要根据换热器的尺寸和重量来确定。在安装地脚螺栓时,要确保螺栓垂直埋入基础中,并且拧紧力矩要符合要求。对于大型的列管换热器,可能还需要在设备与基础之间安装减震垫或减震器,以减少设备运行时产生的振动对基础和周围设备的影响。
进出口管道连接:连接进出口管道时,要注意管道的管径应与换热器的进出口管径相匹配。管道与换热器的连接方式通常有法兰连接、焊接连接等。法兰连接时,要使用合适的密封垫片,确保密封良好,防止介质泄漏。焊接连接时,要保证焊接质量,焊缝应均匀、无气孔、夹渣等缺陷。同时,在连接管道时要考虑管道的热膨胀问题,对于热流体管道,应设置合适的膨胀节,以避免管道因热胀冷缩而损坏换热器的接口。
阀门和仪表安装:在列管换热器的进出口管道上要安装必要的阀门,用于控制流体的流量和切断流体。阀门的选型要根据介质的性质、压力、温度等因素来确定。同时,要安装温度计、压力表等仪表,用于监测流体的温度和压力。仪表的安装位置要便于观察和读数,并且要保证仪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试压和检漏
压力试验:在列管换热器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压力试验,以检查设备的强度和密封性。压力试验包括水压试验和气压试验。水压试验一般采用清洁的水作为试验介质,试验压力为设计压力的 1.25 - 1.5 倍。气压试验则要采用干燥、洁净的空气或氮气等惰性气体,试验压力为设计压力的 1.15 倍。在试验过程中,要缓慢升压,观察设备是否有泄漏或变形等异常情况。
检漏方法:检漏是确保列管换热器正常运行的关键步骤。可以采用肥皂水检漏法,即在可能泄漏的部位(如法兰连接处、焊缝处等)涂抹肥皂水,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对于微小泄漏,还可以使用氦质谱检漏仪等高精度的检漏设备。如果发现泄漏,要及时查找原因并进行修复,修复后要重新进行压力试验,直到合格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