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管换热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动力等工业领域的热交换设备,以下是其保养方法:
运行期间的保养
参数监控
温度监测:密切关注换热器的进出口温度,确保其在正常设计范围内波动。若温度异常变化,可能表示存在结垢、堵塞或流体流量异常等问题。例如,若管程流体出口温度持续升高,可能是壳程结垢导致传热效率下降,需要进一步检查。
压力监测:实时监控进出口压力,正常运行时压力应保持稳定。压力突然升高可能是由于管道堵塞、流体流量过大或存在不凝性气体积聚;压力降低则可能是管道泄漏或泵故障等原因。如发现压力异常,应及时停机检查。
流量监测:保证管程和壳程流体的流量稳定且符合设计要求。流量变化可能影响传热效果和设备的正常运行,可通过安装流量仪表进行监测和记录。
振动与噪声检查:定期检查换热器是否有异常振动和噪声。振动可能是由于管道支撑松动、流体流动不稳定或内部部件损坏引起的。强烈的振动会导致管道磨损、焊缝开裂等问题,若发现异常振动或噪声,要及时查找原因并处理。
定期停机检查与保养
外观检查
清洁表面:定期清理换热器的外壳,去除灰尘、油污等杂质。使用干净的抹布擦拭外壳,对于顽固污渍可使用温和的清洁剂。保持外壳清洁有助于防止腐蚀,并便于检查设备的外观状况。
检查连接部位:查看进出口管道、阀门等连接部位是否有泄漏迹象,如是否有液体滴漏或结霜现象(对于低温流体)。检查连接螺栓是否松动,如有松动应及时拧紧,以确保密封良好。
内部检查与清洗
打开换热器:按照设备的操作规程,安全地打开换热器的封头或管箱,检查管束和管板的状况。
管束检查:检查管束是否有腐蚀、变形、破裂等情况。对于轻微腐蚀的管束,可以采取防腐措施,如涂覆防腐漆;若管束严重损坏,则需要更换。同时,检查管束的排列是否整齐,支撑结构是否牢固。
管内清洗:根据管内污垢的性质和厚度,选择合适的清洗方法。对于油污类污垢,可以使用有机溶剂进行清洗;对于水垢或其他结垢,可以采用化学清洗(如酸洗、碱洗)或机械清洗(如使用高压水射流、软轴毛刷等)方法。清洗时要注意保护管束,避免造成损伤。
管板检查:检查管板表面是否有腐蚀、裂纹,尤其是管孔与管束的连接处。如有问题,应及时修复或更换管板。
垫片与密封检查:检查换热器的垫片和密封件是否老化、损坏。垫片老化可能导致泄漏,降低设备的性能。如果发现垫片有问题,应及时更换相同型号和规格的新垫片,安装时要确保垫片安装正确,密封良好。
长期停用的保养
排空内部流体:在长期停用前,应将换热器内的管程和壳程流体排空,防止流体残留导致腐蚀或冻结(对于低温环境)等问题。对于易结晶或易凝固的流体,要采取特殊的排空措施,如使用蒸汽吹扫或加热排空管道。
干燥处理:排空流体后,可以采用自然通风或使用干燥空气、氮气等对换热器内部进行吹干,确保内部干燥。特别是在潮湿环境下,干燥处理可以有效防止内部生锈。
防腐保护:在设备内部和外部表面涂抹适当的防腐油脂或漆层,对于管束等关键部位可采用专门的气相缓蚀剂进行保护,防止长期停用期间设备生锈和腐蚀。重新启用时,要彻底清除这些防腐物质。
定期检查维护计划:即使设备长期停用,也应制定定期检查计划,如每隔一段时间检查设备的外观、内部干燥情况等,确保设备在停用期间处于良好的保存状态。